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各种类型自首认定方法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观察 > 正文  2023-08-03 17:04:47 来源:个人图书馆-见喜图书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盘问应仅为一般性排查询问而非在已经掌握一定证据或者线索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针对性询问,否则不应认定为自动投案。精准判断如实供述的内容和程度,严格把握如实供述法定条件的实体关。如实供述要求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其中既包括定罪事实,又包括量刑事实。实践中,要重视辨析以下四种典型情形的供述是否达到如实供述程度:一是片面式供述,即行为人只供认一部分犯罪事实,仍有部分犯罪事实未供认的情形。认定如实供述要结合已供认的犯罪事实与未供认部分的内容权重对比判断。在同个罪名中已供认大部分犯罪事实,少部分未供认,可认定对该罪名具有如实供述情节。涉嫌多个罪名只供认了部分罪名的,仅对供认的罪名认定具有如实供述情节。衡量已供认事实的比重应根据事实对应的量刑评价比重综合评判,不宜机械地仅以金额或者次数等可量化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即供认事实对决定量刑轻重起主要作用的,可认定为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二是抽象表态式供述,即行为人只认可犯罪行为的实施但不供述实施的具体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等。一般认为,行为人只作表态供述,而主要犯罪事实和证据系侦查机关通过细致工作结合其他证据予以确认的,不应认定其系如实供述。三是投机博弈式供述,即行为人的供述前后不一致,出于侥幸逃脱心理伴随证据变化情况随案件进程而改变供述内容,不断在认罪和不认罪之间徘徊的情形。鉴于行为人缺乏真诚认罪的态度,在提起公诉时不宜认定自首情节,应根据其庭审中的认罪表现当庭确定是否构成自首。四是形式认罪、实质不认罪式供述,即行为人概括表示愿意认罪认罚,但拒不供认涉及犯罪定性的关键事实,一般采取“如果司法机关认定我有罪,那我认罪”“如果司法机关掌握了相关证据那我就认罪”等形式来规避实质认罪。对此,要从实质立场严格自首成立条件的认定,形式认罪、实质不认罪本质上就不是如实供述,对此不应认定构成自首。切实依照证据裁判规则,筑牢自首证据材料的程序审查关。自首认定须重证据证明,实践中往往存在重定罪证据、轻量刑证据的不当倾向,要着力将证据裁判原则全面完整地贯彻于定罪事实证据与量刑情节证据的审查认定之中。严格审查自首情节的证据材料:一是从形式规范与内容完备两方面认真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到案经过等证据材料,排除各类证据之间的矛盾之处。对缺少到案经过内容或侦查机关出具的到案经过内容过于简单,而无法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主动投案情节的,应要求侦查机关补充出具到案经过。同时,要注意纠正对到案经过说明材料的片面依赖倾向,强化证据印证,突出对自首情节的综合审查判断。对到案经过材料出具不实、不细、草率的情况,要注意结合侦查监督手段的运用,从侦查环节就督促侦查机关重视对自首情节证据的收集工作。二是在讯问时要着重对到案过程作针对性的讯问,核实核准到案经过。三是向侦查人员认真核实到案经过,了解投案细节,必要时采取补证方式核实补充相关情况,避免偏听偏信。四是认真审查行为人不同阶段的供述内容,尤其关注前述四种供述形态,结合证据的印证情况认定是否构成自首。

关键词: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