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多方力量支援 保障群众生活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观察 > 正文  2023-08-05 19:01:44 来源:南方日报

经过3天的持续救援,河北涿州受灾群众陆续转移至安置点。8月4日,南方日报记者探访涿州职教中心安置点。部分受灾群众还沉浸在洪灾带来的痛苦中,家中财物损失较为严重,他们担忧着灾后的生活。不过,从危险的洪水中撤离,在安置点得到了生活保障,暂时有了着落的受灾群众情绪有所平复。

受灾群众最关心灾后重建生活

自7月31日起,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启用学生宿舍楼接收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目前已安置2600余人,为目前涿州最大的安置点。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受灾群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洪水!”刘玉梅(化名)今年62岁,是涿州市清凉寺街道莲池村的村民,于2日晚被救援队救出。她告诉记者,安置点有水有电,定时供应饭菜,还和邻居们安置在一起,能够一起聊天。

提及这次洪灾,刘玉梅仍心有余悸。她说,8月1日凌晨3时,村里年轻人通知要发水了,早上6时左右,她的老伴在街上散步,发现洪水已经漫延,短时间内就涌到2米左右的高度。让刘玉梅心疼的是,家里的电器全部被水泡了,包括几天前刚买的电冰箱,院子里养的鸡、鸭、羊等也被洪水卷走。

更让她心疼的是,她和老伴包了30亩地种的果树也被洪水淹了,这些果树每年至少能为他们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我们家果园里的是60年的老梨树,洪水前就挂了拳头大的果子,我们全都套了袋儿,这下全完了!”刘玉梅有点哽咽。对于她来说,灾后的生活如何重建是最大的问题——房子还能住吗?梨树还能活吗?未来要靠什么生活?

王青青(化名)也是莲池村的村民,她和母亲、丈夫、一儿一女早在7月31日就从村里来到了安置点。“当时在网上看到消息,我们便提前从家里出来了。”王青青说,他们家是平房,71岁的母亲刚刚摔伤了脚,怕水来了来不及逃,就提前带家里人来到安置点。

王青青告诉记者,虽然没能回去再看房子一眼,家里的5亩果园也毁了,但好在家里人都平平安安,这是最大的安慰。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担心:母亲的腿伤需要更换石膏了,但这里的安置点无法操作,需要到医院处理。

在职教中心食堂门口,陈大姐手扶电动自行车,志愿者将成摞的盒饭放在车上,她将这些盒饭配送到阳光大酒店安置点。陈大姐介绍,她是涿州人,但一直在北京工作,疫情期间一直在一线抗疫,没有回来。前些年在涿州买的房子刚刚装修完,所有的家具家电都已安好,但还没入住就被洪水淹没。

“很难过,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人总是要向前看。我决定还是先顾大家吧。”陈大姐说,她得知职教中心安置了大量受灾群众后,便来到这里做起了志愿者。陈大姐说,单位听说她在涿州做起志愿者,也没有再催她回去上班。

周边居民加入志愿工作

“所有志愿者都到我这边集合!”姚夭洋在涿州职教中心的食堂大喊,召集志愿者分配任务。

8月3日,姚夭洋来到涿州,支援当地安置点的餐饮。姚夭洋是河北保定人,在涿州顶膳餐饮有限管理公司的一家分店做店长。据他介绍,此前公司就为涿州的灾区提供盒饭,昨天安排他过来支援,并为这一安置点采购食材。

职教中心的食堂一共有81张餐桌,可供大约700人同时用餐。目前,食堂共有6个打餐窗口。据姚夭洋介绍,不包含早餐在内,食堂每天大约提供7000份盒饭。

在食堂,姚夭洋主要负责志愿者管理。他给每个窗口分配了两名志愿者维持窗口秩序,剩下的志愿者则在各个区域负责回收餐盘、打扫卫生。

姚夭洋给志愿者分配完任务后,还时不时要处理突发情况,比如有居民自发组织送来了大量的馒头,他又安排人手搬运,协调窗口分发馒头。

在食堂,每天早上7时30分开始发放早餐,中午11时30分提供中餐。由于食堂容量有限,安置点的居民都是按照楼栋分批次、分时段就餐,一般午饭会持续到2时。

记者看到,大约11时10分,已有人陆续到食堂领餐。食堂窗口已经准备好了餐食,这天的伙食是芹菜炒肉加馒头。

来食堂帮忙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是职教中心周边的居民。读初三的任奕潼、位晨曦和读高二的王佳琪听说安置点需要帮忙,一早就过来搬运物资,中午来到食堂组织受灾群众吃饭,收拾卫生。

杨阿姨带着11岁的孩子来当志愿者。“打扫卫生,收拾碗筷,有时候还会卸货,去后厨帮忙摘菜,基本上有啥活就干什么。”杨阿姨说,“这边用餐很有序,并且卫生做得好,每天下午三点会消毒。”

涿州当地的支援力量也在不断朝着职教中心涌来。午餐时间,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的青穗志愿者为职教中心带来了一百多份盒饭。在来安置点前,他们还去了阳光大酒店,为那边的救援队送去了上百箱零食。

除了饮食支援,来自河北的品胜办事处带来了数十台充电设备,分配到各个安置点。目前,职教中心的门口放置了四台充电设备,每台设备上都连着插座,不少人在插座旁充手机。充电设备还连着几台电风扇和热水壶供受灾群众使用。

“受灾群众告诉我,这里虽然没有停电,但是充电口有限。我们公司带来的所有设备,只充手机等小功率电器的话,大概可以撑十几天。”品胜的武庆书说。

■特写

感谢英雄!

涿州市民送别救援队

随着受灾群众陆续转移,不少救援队4日接续撤出河北涿州。当天中午,在G4京港澳高速南向涿州出入口,大量涿州市民聚集在道路两旁,送别离开涿州的救援队。

“感谢英雄!一路平安!”每当有救援车经过,涿州市民便高呼口号。不少市民手举自费购买的条幅、手牌,甚至是手写感谢语的A4纸,向救援队致意。

在现场,有市民一只手举着一块写着“英雄豪杰,一路平安”的牌子,另一只手不断挥动,哽咽大喊:“救援队员谢谢你们!”另外一名男士在现场不停地抹着脸上的眼泪,他红着眼眶说:“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不亲身经历,感受不到他们的辛苦。”

盐山救援队车辆驶过时,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将一朵红色小花送给救援队。救援车放缓车速,救援队员小心翼翼接过女孩的鲜花。“我们也是灾区的,是被救援队员救援出来的,他们像亲人一样。”女孩的妈妈说。

在妈妈怀抱中的一名幼童也大声喊着:“谢谢!”家长说,孩子今年3岁多,带他来送别救援英雄是希望让孩子记住他们,也记住涿州所经历的。“虽然孩子现在还不是太懂,但他总有懂的那天。”

此外,其他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出租车司机张振说,4日他没有拉活儿,特意买了200斤大桃,开车在涿州市区行驶,遇到救援队就送上一些。“他们太伟大了。我经济能力一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谢。”

在涿州,这样的善意随处可见。3日中午,在广安B区门口,湖南益阳新华救援队队员等待救援船只归来时,不断有市民送来饮用水、零食、饭菜等物资。市民张女士给救援队送来两个西瓜。她说,涿州遇到这么大的洪灾,这些远道而来的救援队员来帮助涿州,“真的打心眼里特别感动!”

南方日报记者赵晓娜段江含发自河北涿州后方联动南方日报记者杨琼统筹:秦文纲张西陆徐勉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