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存栏达到34万头,牛奶产量超过180万吨,奶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2200亿元。
乳制品产业集群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相关资料图)
伊利、蒙牛两大本地乳企分别位居全球乳企第5位、第7位,“两牛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启动实施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
……
2022年,呼和浩特奶业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今年,呼和浩特市加快推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奶三期、奶粉二期及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九期奶粉、圣牧低温日产500吨乳制品等项目建设。从好到更好,呼和浩特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速路”。
“速度真快”“太震撼了”……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参观区,游客不时发出感叹。生产基地引进先进的超高速灌装机,灌装速度达到每小时40000包。一包包牛奶在生产线上高速“奔跑”,18条生产线汇聚成一道壮观的“牛奶瀑布”;库卡机械手、无人驾驶小车和高空输送链等设备自行运转、高效协作,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贯穿生产、包装、运输和仓储等各个环节。在设计与建设之初,伊利就将高标准、智能化融入到了工厂的“基因”当中,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还提升了出库速度,更加及时地将高品质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依托伊利、蒙牛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呼和浩特打造了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两大乳制品加工产业优势区,形成了液态奶、乳粉及风味乳制品等各具特色奶制品产品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2家,“中国乳都”品牌影响和城市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伊利以1762亿元高居品牌价值榜榜首,蒙牛以1376亿元居于第三。呼和浩特已成为全国极具活力的乳产业高地。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奶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 所有资源、要素、政策全部优先向奶业集中和倾斜,全力保障奶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全智能无人牛舍,一台台先进的智能设备有序运转,为奶牛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和标准化的科学管理。全智能无人牛舍整合先进的智能挤奶、自动饲喂、机器人清粪环保等系统,实现自由挤奶、休息、采食全程无人化管理。
牧场工作人员张恩惠介绍:”智能化牧场从每一处细节为奶牛打造幸福生活,让奶牛们住得更加安心与舒适,尽可能减少人员操作的痕迹,能够让奶牛回归到‘自然’的一种状态。”同时,牧场非常重视粪污处理,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全封闭智能一体化好氧发酵模式,过程实现全自动控制处理后,粪渣被制成了有机垫料,液体经过氧化降解后作为液态肥为牧草种植提供肥料,完全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助推首府全面落实国家奶业振兴战略,打造“中国乳都”升级版。
金宇国际生物科技产业园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操作着精密仪器,进行疫苗研制。12条动物疫苗智能制造生产线在悬浮培养和自动化生产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与疫苗生产工艺深度融合,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稳定、均一、高效、可控的疫苗。这些“防疫利器”为“养好牛”保驾护航。
“我们研发了悬浮培养技术,运用到口蹄疫苗的生产中,可有效提高批次稳定性,减少产品的批间差,提升疫苗的安全性,极大地降低了免疫过程中动物产生的副反应,以科技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事业部的杨波说。
在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每天都在进行奶牛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赛科星已建成世界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年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2022年,呼和浩特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世界奶业大会期间创新中心正式落成。落成后创新中心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问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行业共性问题和“卡脖子”问题,争创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枢纽。
创新中心已吸纳了9位院士、80多位行业专家、 58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创造性建立“三循环”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链接资源优势,构建“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中国式现代化乳业创新链,持续创造经济财富和社会价值,推动乳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5年,呼和浩特就荣获了“中国乳都”的称号,通过近20年的接续奋斗,呼和浩特奶业始终走在务实、和谐、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快车道”上。依托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产城融合”项目,呼和浩特将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制造样板基地、工业智慧旅游示范区、食品产业研发中心、奶业大数据中心、奶业物流中心,呼和浩特奶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往“中国奶罐”中装入更多好奶,“中国乳都”也正在向“世界乳业科技之都”加快迈进。
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