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平凡——
没有出众的样貌、富裕的家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只是一个普通的85后乡村教师
从教16年
他,很不平凡——
组建了布拖县历史上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
用“足球”把孩子们送出大山
送进光明的未来
他就是布拖县瓦都乡小学原校长
拖觉镇小学原校长
——阿凉子拉
一位“燃灯者”
阿凉子拉与校女足队员合影。主办方供图
起:一条“踢出大山”的孤勇之路
阿凉子拉,1986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2007年毕业后成为了布拖县的一名乡村教师,而此时的布拖县在全国十大贫困县中也是“名列前茅”的。2016年3月,阿凉子拉被调到瓦都乡小学当校长,自此“布拖女足”的故事开始了!
瓦都乡小学俯瞰图。主办方供图
对于瓦都乡小学而言,地处海拔3000米,日照强、风沙大,环境恶劣;对于瓦都乡小学的学生而言,文化成绩差,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庭支持女孩入学读书的力度较弱,常常是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读书也是帮别人读”,学校男女比例也是严重失衡。
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到出路,真正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曾经身为体育生的阿凉子拉萌发了“组建校园女子足球队”的想法。“山区的孩子虽然文化成绩不如城区的孩子,但在文体方面的天赋普遍比城里孩子高。尤其是女娃们从小帮家里干活,不娇气、能吃苦,身体素质普遍不错。”他说。
然而,在一个贫困县组建校园女子足球队,其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家长不愿意怎么办、孩子们有疑虑怎么办、没有场地怎么办……为了打破大家的顾虑,阿凉子拉挨家挨户家访,并许诺“只要孩子踢好球,就能走出大山”。
就这样,在众人的质疑中,布拖县历史上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诞生了。
瓦都乡小学足球队。主办方供图
承:荆棘之下蕴藏着希望的光
“过人,对抗,横敲,射门!”
没有足球场,阿凉子拉就带着孩子们在水泥操场上训练,或者是在周末带着孩子们到学校外海拔3000多米的平缓地方训练;没有后勤保障,大家渴了就喝山泉水;没有足球鞋,孩子们就穿着20元一双的胶鞋训练;没有训练设备,孩子们放学后就在家门口垒起砖头练习……
阿凉子拉在指导孩子们练球。主办方供图
布拖县的秋冬季节异常寒冷,有时气温达到零下10度,阿凉子拉和孩子们往往在冷天被冻得脸色发青、在晴天又被强紫外线晒脱一层又一层皮。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刻苦训练。因为在她们心中——踢的不仅仅是足球,更是“希望和机会”。
然而,天总有不测风云,球队的发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发情况,球队特别有天赋的主力队员沙作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五年级的时候,沙作的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也没有了收入来源。于是沙作提出了退队、辍学的想法。
阿凉子拉为此急的不行,“我当时就说不行,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如果沙作辍学,她可能就一辈子留在大山里了,像她姐姐一样早早嫁人。而且沙作天赋这么好,她这么喜欢踢球。我不忍心,也舍不得。”
第二天一早,阿凉子拉就去沙作家家访。面对沙作的母亲和这个只有一间瓦房的贫困户家庭,阿凉子拉作出了两个承诺——一是只要让沙作回学校读书,继续踢球,就保证她能上高中、上大学;二是经济上若有困难,他可以负担一些,还可以帮忙找资助。就这样,沙作得以继续学习、继续踢球。
孩子们水泥地上训练。主办方供图
2018年3月,阿凉子拉被调到拖觉镇小学当校长。到任后,他从全校3000多个学生中选了十几个孩子组成新的一支女子足球队,并把瓦都乡小学几个踢球踢得好的孩子也转校过来,其中就包括沙作。
他还将学校的篮球场改建成足球场,并前往布拖县教育局寻求支持,“我们在篮球场训练,练了一个学期,我觉得这样不行。水泥地没有缓冲,容易伤害身体,特别是膝盖。孩子们别成绩没出来,先落下一身伤。”阿凉子拉说。
布拖县教育局非常支持阿凉子拉的想法,并批拨了15万元经费,随后拖觉镇小学又自己拿出15万元,一共凑了30万的足球场改造经费。2018年9月,随着学校开学,布拖县历史上第一个七人制塑胶足球场建好了。
新足球场。主办方供图
建好的足球场只允许足球队使用,这可馋坏了很多孩子,一个个扒着足球场的铁丝网望眼欲穿。足球队的孩子更是兴奋的不得了,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全在足球场。
“肚子饿了,就把饭菜端来,坐在球场里吃;放了学,趴在球场的草坪上写作业;天黑了,也不肯回宿舍睡觉,说要被子搬来,睡在足球场里。”阿凉子拉表示。
阿凉子拉在和女足队员们嬉闹。主办方供图
转:所有的努力与付出终将被证明
“苍天不负耕耘者,大地总酬勤奋人”。2018年10月,阿凉子拉带着那些从没出过远门的女足队员们,参加了她们生平第一次大赛——凉山州校园足球联赛。这也是布拖县历史上第一次有女足队伍参加该联赛。
阿凉子拉回忆当时的情形,“比赛前,我带孩子们去县医院体检,医院里有电梯。由于超重感,孩子们一进电梯就很紧张,几个人紧挨在一起,闭着眼睛,缩成一团。从电梯里出来,孩子们摇摇晃晃的,坐电梯坐晕了,这是她们第一次坐电梯。我看着既好笑又心疼。”
联赛开始前,很多队伍都不看好这支“布拖女足”,理由是“布拖来的,没怎么听说过”。然而,当第一场比赛终了,“布拖女足”以8:0的成绩大胜对手,彻底震惊了现场的观众和其他球队。大家对“布拖女足”的看法也变成了——“看,布拖女足来了” !
“布拖女足”荣获2018年凉山州校园足球联赛冠军。主办方供图
在全部七天六场比赛中,“布拖女足”进了23个球、1球未丢,以“黑马”之姿拿下联赛冠军。而前面说过的沙作,她一个人就进了12个球,被评为“最佳射手”;另一个外号叫“小不点”的队员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女足队员在比赛中获得“最佳射手”和“最佳运动员”。主办方供图
为了庆祝胜利,阿凉子拉花了400块钱,特意给女足队员们订了一个双层奶油蛋糕,蛋糕上面写着“凉山冠军”,大家激动得哇哇大叫。“我喜欢看世界杯,夺冠球队举国欢庆的盛况,让我特别感动。这一次,我也要好好安排一下,让孩子们享受胜利的喜悦和‘足球巨星’的待遇。”
布拖女足。主办方供图
联赛夺冠后,原先众人质疑的情况发生了大转变,家长们都抢着把孩子送来踢球,甚至是托关系找人。阿凉子拉一手建立起来的女子足球队,终于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校女足队员在训练。主办方供图
合:征途没有终点,传奇仍在延续
对于“布拖女足”而言,这块牌子越来越响亮:
——2018年7月,荣获 “峨眉杯”四川省校园足球比赛二等奖;
——2019年,首次代表凉山州参加省级比赛;
——2021年,荣获四川省“巴蜀雄起杯”校园足球比赛第二名;
——2021年10月,荣获凉山州2021年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第一名;
——2023年5月,荣获四川省第三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冠军……
对于“布拖女足”的队员而言,当初阿凉子拉承诺的“踢出大山”正在兑现:
——通过对接帮扶,拖觉镇小学在5年内将八九十个踢球踢得好的孩子成功送到西昌、成都、泸州等大城市读书,接受优质教育和专业训练;
——3名队员入选四川省足球队;
——3名队员取得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登记证书,可有望凭此进入985、211等重点大学学习……
而对于阿凉子拉自己而言,“通过教育(体育)改变学生命运”的育人目标正在悄然实现:
——拖觉镇小学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阿凉子拉本人入选“以体树人校长计划”;
——布拖县大力推广校园体育,连续举办了两届“布拖县阿布泽鲁杯校园足球联赛”,并先后建成标准篮球场70个、五人制足球场12个、八人制足球场7个、11人制足球场1个,以及为各中小学修建了200米、300米、400米的田径场和乒乓球场;
——在布拖县,不管是县里还是镇上,学校都是当地最好的建筑……
经常有人问阿凉子拉——你们把孩子们都送出去了,学校再参加比赛的话,还怎么出成绩?
阿凉子拉却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他说:“因为我做这件事的目的,至始至终,就是为了让孩子走出去,有现在这样的效果,我非常满意。四五年级的孩子送出去了,我们就再从一二年级开始培养。”
希望的火种一旦燃起,就不会轻易熄灭。就好比沙作被送到凉山州最好的中学——西昌一中读书后,她的5号球衣就传给了她的学妹——吉力么子作,也是一位“最佳射手”。在2022年的布拖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吉力么子作一个人就进了24个球。
校女足队员在训练。主办方供图
“莫道前路无奇山,再闯关山千万重”。阿凉子拉在足球场边经常喊的一句话是——把球传起来。
把球传起来
就有进球的可能!
就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慈孝是中华文明的伦理起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即将启幕,中新浙里特别推出「2023慈孝人物(团体)系列」,勾勒中华慈孝的温暖群像。
“2023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通过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推荐,经过评审委员会遴选产生,阿凉子拉等入选。
2023第九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开幕式暨年度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将于8月3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2023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将一一上台亮相,向观众们讲述其心路历程。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并得到《中国新闻》报、中国慈善家杂志社、民革浙江省委会、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杭州交通经济广播 FM91.8的支持。
关键词:
质检
推荐